从8月起,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电视荧屏进入到抗战剧集中展映阶段,然而,就在抗战剧唱响荧屏主旋律之时,多家卫视遭遇中途撤剧,如山东卫视突然停播《绝地刀锋》,改播《红高粱》;东方卫视的《来势凶猛》、天津卫视的《枪侠》、山东卫视的《狐影》、贵州卫视与河南卫视播出的《野山鹰》等多部抗战剧,也是中途下档。 据了解,关于一些卫视台中途撤剧,业内人士称与总局对“抗战剧”的审核趋严有密切关系,为了防止抗战剧中再次出现诸如《一起打鬼子》中“裤裆藏雷”等类似社会影响恶劣桥段,总局已经把2010年前的剧都拿出来重新审核。 当前,许多抗战剧中被塞入了商业和情色元素,使抗日剧成为一个做戏的平台,让剧中人物穿上抗战的衣服,表演各自不同的故事,这种在抗战剧里夹带私货的做法,非常遭人诟病。此前播出的《抗日奇侠》中,因“手撕鬼子”的雷人桥段,颇受争议。此外,在《向着炮火前进》中,主人公身穿夹克式皮衣,戴雷朋眼镜、骑哈雷摩托,打仗时,竟然还自备一张欧式沙发……如此雷人桥段,在多部抗战剧中,都能找出踪迹,不禁引发大众的关注、不满和炮轰。 不同于此种套路,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革命历史题材正剧——《太行山上》,自开播以来,获得了较好的收视率和良好口碑,为抗战剧树立了典范。专家认为,《太行山上》在艺术上的正史笔法和正剧风格,主题上的正气颂歌和创作态度上的正统创作,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表示:“抗战剧娱乐化、庸俗化,甚至是低俗化。这还不仅仅是一个艺术上、趣味上的低俗问题,这涉及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些根本精神问题,我们这个民族怎么看待惨痛壮烈的历史,怎么看待我们前人的流血牺牲。如果说前人的流血牺牲,中华民族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一千多万人的死亡,换来的胜利化为了70年后我们在荧屏前的哈哈一笑,那我们真是有问题。” 省会市民张可最近每晚追看《太行山上》,他表示:“《太行山上》展现了大历史、大格局、大气势,朴实厚重,亲切感人,人物塑造得也非常成功,看了很震撼。抗战剧就应该这样拍,那段历史的神圣和庄严,需要我们用严肃的态度去对待,而不应该被不负责任地消费。”(石家庄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