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拓容、跨界、整合,且看—— 农资电商元年上演抢滩大战
农资电商模式对比 目前,我国农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市场规模已超过1.5万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资产品的质量、价格和专业技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对市场和需求的乐观判断,今年以来,传统农资生产企业、传统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公司等纷纷布局农资电商,2015年堪称我国“农资电商元年”。本期我们为读者盘点当下各路“豪侠”的“电商抢滩战”,以期对农资电商的竞争格局与走向有一个基本判断。 转型 生产企业建种田人的朋友圈 农资生产企业转型做的电商并不少,譬如云农场、农一网、点豆网、蜻蜓农服等,但目前引发关注度更高、设计理念更接地气的当属“田田圈”。 5月11日,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启动“田田圈互联网联盟”。不同于常规电商通过网上直销、低价抢购等方式,直接跳过传统渠道来抢占市场的做法,田田圈和县级经销商共同出资成立县域综合服务中心,加盟的零售商则变身为田田圈农业服务中心的员工。从过去的厂商到经销商、再到零售店、最后到农民的四级体系变为现在的从厂商、经销商、零售店联盟,直接到农民的扁平化结构。 田田圈包括四个平台:田田圈APP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农集网电商平台为农户提供优质实惠的农资产品,农发贷向农户提供资金支持,田田券把优惠摇到农民手中。田田圈是开放平台,不只做诺普信的产品,只要是优质的农资产品都可以引入进来,未来还将跨出农资领域,引入通信、日常消费品等。田田圈正在各地招募“田哥”、“田姐”(种植达人),解决农民种植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目前,河南、湖南、广东等地乡镇级田田圈农业服务中心店已挂牌232家。农集网电商平台拥有近万家注册零售店,农发贷注册用户已突破3万人,签约金额突破5亿元。田田圈计划在2年内,与全国300名以上的优秀经销商合作,建立5万家以上的田田圈服务店,发展50万种植达人,服务5000万农村家庭(会员)。 拓容 电商平台进千县入万村建队伍 7月14日,淘宝农资频道在江苏省沭阳县正式上线;7月16日,京东在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峰会上,宣布进入农资电商。 阿里巴巴集团的农村淘宝县域电商发展计划,拟用3~5年时间,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覆盖全国1/3的县及1/6的农村地区。阿里巴巴菜鸟已经在全国建立了8个超大型仓储以及周围一系列大型中型仓储,并与第三方物流合作打造“全国一天到货”的物流网络。最近三年,上线淘宝的农资产品以年均180%的幅度增加,目前近十万个农资卖家为农村用户提供了超过百万种农资产品。 淘宝农资负责人孙黎明介绍,淘宝农资频道上线后,要让农资产品从厂商直接卖给农户;将针对每一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总结出种养殖解决方案;通过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平台,给农民提供优质、低价的农业技术服务;对于种子、农药、兽药等比较轻的产品,可以通过快递走。对肥料、饲料、农机等大宗产品,订单、收款都在淘宝完成,末端物流由省级农资平台完成配送;淘宝农资频道还将发布种植指数和养殖指数,避免农户盲目种养殖。 相比于淘宝的“千县万村”计划,京东农资的重点在“县级服务中心”,计划年内建成600家,招募乡村推广员10万名。京东的县级服务中心可为客户提供代下单、配送、展示等服务,并管理该区域所有乡镇的合作点。京东已有覆盖近1900个区县的配送站点、近3万名自营配送员队伍,自营物流对于农资配送速度和质量的把控更有优势。 京东农资电商部总监范天阳介绍,京东计划用1~2年的时间,将从种子、化肥、农药开始,逐步将电商业务拓展至农机农具、农技服务、农村金融等领域。京东还将利用自身的供应链体系,为所有农资产品提供可追溯体系,以及配套物流解决方案和农技售后等打包服务。农民均可以在京东乡村推广员手把手帮助下,选购到正品低价的农资产品,享受京东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甚至分期付款的增值服务。京东还将与农资公司、经销商合作,推行农资白条,打造“农户—农资龙头企业—京东”的产业链闭环。 跨界 多方联手线上线下优化组合 7月16日,由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和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联合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京粮鑫牛润瀛股权投资基金、江苏谷丰农业投资基金及金正大集团筹建的农商1号正式上线,一期投资高达20亿元,是国内目前投资最大的农资电商平台。农商1号CEO罗文胜表示,成功的农资电商,要像小米一样做极致产品,要像春雨医生一样提供专业服务,要像京东一样建高效物流,要像滴滴打车一样便捷省心,要像邮政一样布设密集村站。 农商1号平台并非完全开放,只有国内外冠军品牌方可入驻,现上线的有金正大、中化、中种、晋煤、瓮福、鲁西、冠丰种业和以色列瑞沃乐斯、美国硼砂等国内外知名农资企业,上线商品均由保险公司承保。 农商1号网页设置和操作流程尽可能简化,产品按照单品、肥料套餐、种植套餐等方式分类,农民凭经验就可以判断出产品性价比。通过互联网整合农技专家资源,专家可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指导。遇到种植难题,还会有地面人员直接上门服务。 农商1号线下体系由区域中心-县级运营中心-村级服务站组成。区域中心负责运营、仓储、管理等,县级运营中心负责配送和农技服务等,村级服务站是农民与电商之间的纽带,还提供代购、信息咨询等便民服务。农商1号联手邮政、京东,整合物流和渠道资源,打造高效的配送体系,计划用3~5年,建成1000家县级运营中心,发展10万个村级服务站,覆盖1000万名农民会员。 整合 流通企业组全国平台对接供销社 谁能真正解决“最后一公里”之物流与售后服务,谁才是农资电商最后的赢家。“供销社离农村市场近,熟悉农村、了解农民,优势就在于‘最后一公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邹天敬说。 全国供销合作社从2006年开始就实施“新网工程”,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的网络体系。截至2014年底,供销社系统经营网点已达100万个,经营领域覆盖全国8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良好基础。今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在未来3~5年,投资60亿元,加快建设“网上供销社”,打造全国性的电子商务平台,预计今年第三季度上线运行。 目前各省级社统筹发展的区域性、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将对接到全国性的平台上;发挥县级供销社在农村电商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电商企业和网上终端通过全国平台和省级平台跟县级供销社进行对接;加快县以下经营服务网点的信息化改造,借助线下的天然优势,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物流中心建设,组织各地农产品资源通过供销社的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实现农村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 这样以来,“网上供销社”将能重新激活供销社的全国系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要求供销社必须提供植保、测土配方施肥、产前种子等服务,而且供销社系统还具有农药和化肥、再生资源等农资的专营权。全国性电子商务平台一旦建成并整合100万个营业网点,供销社进入农资电商自然水到渠成,将会成为一个“农资电商大鳄”。 不是一“电”就灵一“+”就行 近段时间以来,行业巨头布局农资电商的消息纷至沓来,一时间硝烟四起,农资市场颇不平静。在危机感的催逼下,不少企业也跃跃欲试,大有不电商就OUT了的架势。 电商是未来发展的大势,这一点已成为业内共识。然而,电商真是能扭转乾坤的救命稻草吗?这块蛋糕真的那么容易吃到吗?众所周知,做电商就意味着烧钱,如果没有雄厚的资本,完善的盈利模式设计和良好的可操作性,很容易就成了炮灰。 尤其是对于农资电商来说,更有其特殊性,电商跟传统渠道的冲突怎么解决?线上线下怎么结合?技术服务力量如何配备到位?怎么解决农民传统赊销习惯和不会网购的难题?物流配送怎样做到及时高效?这些难题都是制约农资电商发展的拦路虎,起步之前一定要找到应对之策,农资电商才有可能走得下去。 而且,农民网购消费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靠微利打价格战也并不足以赢得农民的“芳心”。盈利难也是电商的一个普遍现状,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市场开拓。企业发展现状和实力适不适合做电商?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储备?平台是自己搭建还是借助第三方?单打独斗还是和其他企业联合?怎样才能接地气打通最后一公里?这些都需要细细掂量,慎重决策。如果没有考虑周全只是盲目跟风,很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伤及元气。 面对愈演愈烈的“互联网+”风潮,不少业内人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一位经销商就向笔者坦言,并不担心农资电商的冲击,因为互联网究其根本只是一个工具,好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只电商这一条。更何况,农资不是一“电”就灵、一“+”就行,电商和“互联网+”不能包治百病,切不可为了“电商”而“电商”。(农民日报)
|